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那时候的人们认为,在仲夏端午日,苍龙七宿会飞升到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因此端午又被看作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传说在端午节这天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被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民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那时候的人们认为,在仲夏端午日,苍龙七宿会飞升到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因此端午又被看作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传说在端午节这天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被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价值与意义
(一)丰富的民族精神
端午节的文化价值之一就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那么端午节自然就蕴含着我国人民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推崇,充分反映出了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体现了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方面来讲,人们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提倡科学,但是依然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大步前进。端午节时,回顾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段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此外,人们通过节日的形式,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端午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一种端午节文化,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在端午节这一天,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目,进一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此外,在端午节的良好气氛下,人们可以互相拜访,或是家庭团聚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尊老爱幼,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风气。人们在和谐的社会大家庭中快乐生活,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使我国社会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体现人对理想的追求
在端午节之际,人们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赛龙舟、吃粽子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的美好追求,希望能够生活幸福美满,这也是人们对道德理念的弘扬。因此,深度挖掘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端午节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习俗
1、食粽(增加营养)
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中的配料,如红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包粽子用到的竹叶和苇叶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等功效。
2、饮雄黄酒(加强自我保护)
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合。
3、放风筝(锻炼增强体质)
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会影响脏腑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放风筝为健身方式当中的一种,既可锻炼身体又不剧烈运动。
4、悬艾(清洁消毒)
中医认为,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端午时节,挂艾草法可以治百病、招百福,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