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近日,由民政部起草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结束了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工作。这是《殡葬管理条例》出台21年后的首次大修。此次《殡葬管理条例》修改旨在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葬行为,满足公民殡葬需求,维护逝者尊严和公共利益。
长期以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当前应积极探索殡葬服务公立机构改革,适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殡葬服务改革,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不足
1997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殡葬管理条例》,为依法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殡葬事业的快速发展,殡葬管理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距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亟需通过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深化殡葬改革,健全殡葬服务体系,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规范殡葬行为,为加强殡葬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民政部在条例修订说明中指出,当前殡葬事业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殡葬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殡葬商品和服务价格虚高,公墓墓位价格贵、占地多,引发群众不满。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166个,其中殡仪馆1775个,殡葬管理机构1005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386个。殡葬服务机构职工8.1万人,其中殡仪馆职工4.7万人。与殡仪馆数量相对应的是,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有2854个,殡葬基础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由于基础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导致近年来殡仪服务、丧葬用品市场混乱,公墓管理不规范,还存在建大墓、乱收费等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殡葬行业形象。为此,今年6月,民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意图通过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合力整治违规乱建公墓、违规销售超标准墓穴、天价墓、活人墓,炒买炒卖墓穴或骨灰格位等问题,强化殡葬服务、中介服务和丧葬用品市场监管,遏制公墓企业暴利行为,整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严格落实监管执法责任,推动建立殡葬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殡葬行业健康发展。
“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是民生大事,实现逝有所安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民政部在条例修订说明中提出,将坚持民生导向,增加公益性殡葬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绿色文明的殡葬服务,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殡葬需求。通过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明确政府保障职责,优化设施规划建设、殡葬服务管理等制度设计,强化殡葬服务民生保障功能,让殡葬不再成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此次修订《殡葬管理条例》的一另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和创新殡葬管理,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明确民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殡葬服务机构、行业组织、村(居)委会等各方面职责,构建综合监管机制,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殡葬治理格局。
业内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一代人的老去,到2023年,消费市场将会增加40%-50%,市场化无疑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殡葬业的公益属性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价格管理将会首先从经营性公墓、殡仪服务开始。
民营“天裕模式”获认可
业界认为,解决我国殡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常态化问题,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通过探索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新模式,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做到政府保基本,社会供增量,市场做选择。
作为全国知名的民营殡仪服务机构,天津华明天裕殡仪服务中心总经理齐铭表示,早在2008年,天津市就提出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体制,在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内规划5个高级殡仪服务中心、7个殡仪服务站,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执行并不顺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全额民营资本投资、占地40余亩,集礼仪、服务、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华明天裕殡仪服务中心成立了。公司远离市中心的商业区与居民区,避免了扰民现象的发生。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等模式为更多的老龄化家庭提供了便利。明码标价、透明化管理,使顾客可以清清楚楚选择、踏踏实实消费。
“在天津文化中,天津人非常注重丧葬仪式,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是,受制于法律法规、相关制度、民间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出现了与城市形象不相符合的态势,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和变化,对城市形象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齐铭表示,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死亡人口逐年攀升,殡葬行业飞速发展。但从总体看,殡葬行业由于市场空间巨大,缺乏行业规范,让部分黑心商家钻了空子。目前,华明天裕殡仪服务中心不仅是民政部培训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生命文化研究与学生实习基地”,而且是国家殡仪服务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
天津市东丽区民政局副局长解山锁表示,虽然如今想要文明办理丧事的人越来越多,但仍有人违反规定,选择居家办丧,有的家庭请乐队吹吹打打,请道士做法事,还有的家庭沿路肆意燃放鞭炮、撒纸钱、焚烧纸马和花篮,致使道路受损,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品牌化的民营殡葬服务机构,倡导文明、时尚、简约、生态的殡仪服务,在引导广大民众改变观念,顺应社会发展,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殡仪文化观”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要想从源头上遏制暴利,一是要靠政府规范殡仪用品市场的经营,打击不良商户违法行为,加强对收费项目监督管理,使殡仪市场的经营做到公开透明;二是考虑逐步形成民营与国有服务相互补充,力求双赢的局面。”华明天裕殡仪服务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齐晨晖表示,破除殡葬暴利首先就是要公开透明,为此,公司于去年开设了殡仪用品平价超市,实行明码标价,服务自主选择,让殡仪服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据业界普遍预测,在消费能力显著提高的今天,人们的殡葬需求水涨船高,传统简单、生硬的丧事办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殡葬服务也亟需改革和创新。未来殡葬服务的模式将更趋向体现人文关怀,市场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将迫使从业者创新或整合更多的服务资源。在殡、葬、祭三位一体的殡仪服务中,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机构将会越来越受到市场主体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