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向江苏省镇江市殡葬管理处书记张中颁发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节地生态安葬又有了新的墓葬形式。
柱墓示意图
实用新型专利“柱墓”,墓体成柱状,整个墓体占地仅0.6平方米,墓柱体高1.53米,露出地面部分不超过0.8米,内部沿竖轴线有11个骨灰孔,孔直径0.099米。所有骨灰孔均在顶部开孔,底部封闭接地并与电脑联网。孔底有压力传感器,骨灰盒离开碑体即能发现。柱盒上方有盖,此盖相当于墓碑,可撰刻碑文。内部11孔可满足同一族系上下三代到四代的骨灰安葬。
“柱墓”11个穴位仅占地0.6平方米,在满足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的同时,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减少了石材资源的消耗。从文化的角度看,“柱墓”的墓体可以承载更多内容,家族祖训和显著事迹都可以雕刻在墓体上供后人观瞻。
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的殡葬管理机构对该款新的墓葬形式表现出兴趣,有望率先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