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咨询下燕赵龙凤园和双凤山陵园是一个陵园吗?这俩哪个好,有什么区别呢?老听人说起这俩陵园?
燕赵龙凤园
燕赵龙凤陵园始建于1998年,经河北省民政厅、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准建造,由福建宁德国有控股企业石家庄市银发工程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是石家庄集园林艺术、追悼祭祀为一体的现代仿古陵园。
龙凤园所依托的山—凤凰山,延伸于太行山,蜿蜒如龙、南北而行,至鹿泉分成两支,左支东行称为青龙山,右支西走称为封龙山,两山相拥中间的山称为凤凰山。凤凰山平地突起,其势欲飞、其行显贵,山前一望平川。南水北调河道从右向左应时而成,左右与青龙山、封龙山相配阴阳,拱势而稳坐。每当春夏,雨后初霁,祥云封日,五气环绕,若伞若台,实为生气所在的表现。山后有龙凤湖,山水配置、阴阳调和、自然生旺,福在其中禄在其中。
园区主体建筑极乐坛仿北京天坛而造,气势磅礴、巍巍壮观;大雄宝殿为双层密檐式建筑,青砖绿瓦、庄严肃穆;园区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花异草、绿树成荫、苍松翠柏、疏影暗香;南苑墓区,玉砌雕栏、光天云影;中心地带,太湖玉石、观音玉池、喷泉涌动;翘首远望,如入佛堂,别有洞天;墓区背靠青山、环拥渠川、顺乘生气、福荫后代;纵览四方、沃野千里、典雅吉祥、心旷神怡,既有“皇家陵园”的气派,又有现代文明的和谐,既承美妙的传统文化,又秉当代太平盛世休闲之地;北漠南疆、江河腹地,如葬此园,自然是逝者如愿、生者得福了。
“慎其始而善其终,养其生而善其逝”,实乃泱泱五千年华夏历史之孝思文化的主题,而龙凤园以“福根”在于山水的理念,则无疑是人们安放亲人百年之后的福位。
双凤山陵园
双凤山陵园建造于1974年,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投资修建,系河北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是我省较早的公墓,经过多年不断的完善建造,目前该陵园已经十分完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开放,目前以安葬社会人士3万余人,该陵园由于墓位所剩无几,而且所葬名人较多等多重原因,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河北省双凤山陵园位于省会石家庄市西郊,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双凤山风景区)内,距石家庄火车站7公里,市内25路、旅游7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经40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华北地区久负盛名的大型园林化陵园。
双凤山那形似凤凰的南北两山和一池波光粼粼的湖水,构成了特有的地貌景观。据获鹿县志记载,相传在汉武帝鸿嘉年间,有两只凤凰飞落于此而得名。园区内的五万余株油松、侧柏、银杏、樱花、合欢、金银木、刺槐、柿树等树木,在一年四季的更替中变换着她那丰富的色彩,形成了“北凤松涛”、“南凤柏香”、“柿丹映翠”、“槐岭春雪”、“柳浪击水”等大型自然景观。纪念建筑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寓意深刻构思严谨的碑文耐人寻味。在这“青山绿水”、“春花秋实”的浓浓氛围中,随处显现的是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河北省双凤山陵园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安葬着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及其夫人安娥(《渔光曲》、《卖报歌》的作者)、中国革命摄影家沙飞、著名书法家黄绮等文化名士;双凤山陵园革命特色鲜明,这里安葬着中共河南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王克新烈士、著名英烈李致光、焦守健、开国将军傅崇碧、王昭、石家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朱琏等先烈英模。这里建有国歌纪念广场、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碑、河北省英烈纪念馆、沙飞纪念馆、黄绮艺术馆等一大批纪念设施,成为省会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河北省双凤山陵园积极推进殡葬改革,相继推出公益花坛葬、草坪葬、树葬、壁葬等低价、节地、环保的安葬形式,引导群众摒弃丧葬旧俗,理性丧葬消费;倡导“少烧一刀纸,让省会的天更蓝”开展“烧纸换鲜花”等主题活动,强化群众环保意识,选择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这些做法通过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近年来,河北省双凤山陵园先后被国家民政部、河北省民政厅授予“殡葬改革先进单位”,多次被中共河北省省直工委和河北省民政厅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上是燕赵龙凤园和双凤山陵园的基本简介,通过里面内容,你也许能了解一二,如果还有什么想问的,想了解的可以咨询电话400-0970680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