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旧的观念在很大程度牵制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不远的将来把身后事的归属简单化,一种超凡简约的丧葬理念将成为时尚。
节地生态葬安葬
每个人在生前身后事上都应该有一个负责任的安排。生前为梦想而活,把追求幸福、快乐的一生做好规划;身后事给家人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自己的身后事安排上就给后人留下了灰撒山河、以无形胜有形的榜样,留给后人永远的追思与想念。
新的时代应有新的追思方式,在互联网经济的社会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追思平台。推崇网上追思平台应是一种时尚、方便、节约资源,表达追思故人的方式。既用文字图片影像来赞美故人的人生经历,又是一个经济、环保、不占用后人土地资源的精神安息之地。骨灰回归自然,正如人本生于自然一样,循环生态。留下的影像、情感、传承、教导等,把有形的万物化为无形的状态,把美好留下,把精神教育传承给后代。时代在进步、墓葬的理念也到了要改革发展的时候了。
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应该要对自己的生前身后事都有一个负责任的安排,生前过好当下,追求幸福,快乐生活;身后薄葬,给后人作出榜样,留出资源,留下精神和智慧的光辉。百年后,一片片墓地是否会蚕食城市的景观?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立体存放等安葬方式将是人们殡葬改革不断文明前行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畅通的绿色生态安葬之路需要有一种方式、一种理念、一种路径来支持、推进、实现。一种方式,即以社团的方式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推进志愿预登记承诺身后事安排,形成社会正能量;一种理念,即让党员干部、环保志愿者,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认真把好身后观,带头促进殡葬改革;一种路径,即制定出台各种生态安葬相关政策,把预登记承诺制度化。
有计划、有安排地打理好自己每一天的时间,活出精彩、活出幸福、活出价值。身后何需有来世,自古美名传万代。让一代又一代的环保人去践行生态与自然吧,青山绿水留给后人,让尘灰魂归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