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固有观念里,是落叶归根。而现在,这个“根”让越来越来的人陷入了尴尬,墓地的价格越来越高,而且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殡葬业的供不应求,导致这个行业变成了一个暴利行业。吸金能力也越来越强,甚至有的食品企业也转型做起了殡葬。

殡葬业

殡葬业

落叶归根,“根”在哪里?

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死亡人口数量有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而我国的殡葬结构,截止2017年,共有4132个,这也就是说,四千多个殡葬机构要服务将近一千万个亡者。供不应求,墓地的价格自然就会涨。

2018年,我国最大的殡葬供应商福寿园的营收从2017年的8.74万元涨到了10.245万元,涨幅更是达到了17.16%,而同时期,广州的房价涨幅还没有福寿园墓地的价格涨幅高。以小见大,我国殡葬机构的营收是很可观的。

其实除了福寿园的价格高,北京、上海等地的墓地价格更是高的让人望而却步。据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墓地的均价是6万元/平方米左右,甚至有的占地面积还不足一平方米。如果一些墓地所处的地段比较好的话,价格高达十几万、几十万。

在北京,六环以内的墓地价格为六万元/平方米,而郊区的均价为3万元/平方米。而这,还只是裸墓地价格。

在陵园里,还会根据区域来划分价格。大部分的价格都在45800元至98800元之间,最贵的价格为118000元。同时,一墓难求的情况,在大城市里愈演愈烈。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生前买不起房,死后买不起墓,这是现在大多数人的尴尬境地。其实“一墓难求”的最大根源还是墓地价格。

其实在我国,关于墓地实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政策,也就是说在城市里,实行的是经营性墓地,在农村地区实行的公益性墓地。值得一提的是,城市里的经营性墓地要一次性缴清20年的管理费。

做餐饮的也来搞殡葬

殡葬市场的空缺,再加上一墓难求,殡葬也变成一个吸金的行业,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转型进军殡葬,要说转型跨度最大的,当属福成五丰无疑。

福成五丰在做殡葬之前,其实是一家养殖和食品加工的企业,刚成立的时候,这个企业确实比较赚钱,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企业的业务逐渐走向了低谷,2014年,福成五丰的营收已经由之前的正数变成亏损千万。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福成五丰转型,既然活人的钱不好赚,那就赚逝世的人。福成五丰转型做殡葬,2015年,福成五丰的殡葬公司正式成立,这也代表着福成五丰正式进军殡葬业。

进入殡葬业之后的福成五丰,确实改变了之前的亏损状况,反而还比之前赚的更多。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福成五丰在2017年的营收达到了2.27亿元,同时,殡葬业的净利润,占到了公司全部净利润的40%。由此可见,殡葬业让福成五丰这匹“死马”活了。

福成五丰从食品行业转做殡葬,神奇的是让这个曾经一度濒临“死亡”的企业“活”了过来。也就证明了,殡葬业是一个暴利行业。

“外来”的赚钱,“本土”的还能赚到钱吗?

殡葬业是一个暴利行业,既然福成五丰能从一个食品企业转型做殡葬,还成功转型,那么本来就从事殡葬业的企业的盈利又如何呢?

殡葬业的龙头企业当属福寿园,从1994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的时间了,同时,福寿园在2013年底正式在香港上市,福寿园也是内地第一支上市的股票。也就是在福寿园上市的第一年,其营业额就高达7.951亿元,而且还出现了连续两年毛利率超80%的情况。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福寿园的利润为3.69亿元,这一利润甚至超过了房地产界盈利最高的万科。

我国殡葬业的快速发展,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较高的老龄化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我国老年人的固有观念,而这也是我国殡葬业市场的空缺的两个原因。

从福寿园公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现在的殡葬业,已经变成了一个赚钱的行业,这也就不难理解做餐饮的会进军殡葬业,并且赚得盆满钵满。

生老病死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同时,在我国这样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殡葬业发展的风生水起也能够解释的通,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殡葬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让他们生前买不起房,死后也买不起墓。墓地价格过高,尴尬的不仅仅是普通大众,还有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