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内涵,突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值导向,强调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明确把不占地或少占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三个要素作为关键衡量指标,涵盖了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安葬方式,并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工作目标。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河北省殡葬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兆元表示,河北省作为中国内陆省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态节地葬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节地葬需要更多的人去推动、倡导,去率先垂范。”任兆元说。
石家庄第28次骨灰撒海送别仪式
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对生态殡葬已有多种尝试,包括花坛葬、树葬、海葬、壁葬等。“石家庄市自1996年以来,已经举行了28次骨灰撒海活动,目前已有一千多位海葬者,这些生态安葬方式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石家庄市殡葬管理处处长赵益农说。除此之外,古中山陵园、神岩山公墓、常山陵园也积极试行无条件全免费生态环保葬以及小型家庭合葬墓,目前石家庄已有数百位花葬、树葬、草坪葬的先行者。
生态殡葬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逐渐被人接受,正在成为殡葬的一种新选择。“第一届的花葬几乎没有人报名,第二届的时候有10个报名的,第三届有14个,到今年有30多个报名的,最终经过筛选,确定了20个名额,目前来看,生态殡葬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古中山陵园董事长赵志国说。